为更加合理布局城市“一主三新”范围内以及市辖区各乡镇学前教育和中小学设施,逐步形成覆盖完善、布局均衡、具有柳州市特色的现代学前教育和中小学公共服务体系,柳州市根据柳州市国土空间总体**改革、行政区划调整及城市教育水平发展的需要,修编了《柳州市学前教育设施布点**》和《柳州市中小学布点**》,1月12日,该市自然资源和**局公布了这两个**。
▲官方截图
两个**的**设计范围为城市“一主三新”范围(包括主城区、柳东新区、北部生态新区、柳江区)以及市辖区内各乡镇,**期限为2020年至2035年。
**期末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
学前教育设施布点**,坚持合理布局、科学配置、新旧有别、着眼长远、公办民办协调发展的**原则。既尊重相关文件和规定要求,又结合柳州市实际,充分考虑现实条件,科学合理地配设学前教育设施。
学前教育设施布点**
↓↓
学前教育设施布点**图
核心目标是建立“广覆盖、保基本、多形式、有质量”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。至2020年,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%,2020年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比达50%;展望2025年,在2020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公办园建设,增加公办园在园幼儿数;至2035年,全面普及学前三年教育,建成覆盖城乡、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。
**立足于柳州市学前教育设施布局现状,着眼长远。参考**及地方相关规范以及国内其他先进城市学前教育设施的建设经验,综合考虑学前教育设施的区位条件、建设规模、布局方式和服务辐射范围等因素,通过“三类分区、三种方式、两种类型”分级分类合理的布局学前教育设施,制定适应柳州市自身发展的学前教育设施建设标准和服务体系。
到**期末2035年,**范围内共配置幼儿园976所,其中“一主三新”城区**幼儿园共计775所,周边乡镇及村庄201所。“一主三新”城区内城中区66所、柳北区125所、柳南区144所、鱼峰区113所、阳和工业新区57所、柳东新区81所、柳江区(含新兴工业园区)137所、北部生态新区52所。
中小学教育资源实现均衡化、公平化、
优质化
中小学布点**研究对象包括**范围内的小学、初中、高中。**遵循合理布局、效益**,均衡性,就近入学,四个集中,整体**、分步实施和可操作性等原则,核心目标是教育资源的均衡化、公平化、优质化。到2035年,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%;普及高中阶段教育,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5%。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,形成学习型社会。
中小学布点**.
↓↓
中心城区小学**布点图
**立足柳州市中小学设施布局现状,结合柳州城市空间结构和居住人口分布情况。分析研究适合柳州市的中小学万人指标数、学龄人口规模、生均用地和建筑指标,从城市整体功能和结构入手,从空间布局上确定“两个标准、三个分区、五种类型”的空间布局调整策略,区分新区和旧区两套标准,提出不同的**策略。
↓↓
主城区初中布点**图
其中旧区以挖潜为主新建为辅,尽可能解决老城区配套不足的现实情况;新区以高标准为主,引入名校效应吸引生源达到老城区生源疏解均衡的作用。同时,针对柳州市自身发展的特点制定出中小学配建指标及评价体系。
经过布点**,至2035年柳州市中心城区共设置小学245所,可接收32.76万学生;初中108所,可接收20.26万学生;高中20所,可接收7.08万学生。
↓↓
中心城区高中**布点图
近期结合旧区更新和新区建设,不断完善中小学建设布局。至2025年拟建成小学208所,初中计81所,高中17所,确保柳州市中小学学校学位规模满足该市近期教育需求。进而有效指导柳州市近远期中小学的布局和建设,优化该市中小学公共服务设施体系,全面保障适龄儿童的就学需求,实现柳州市基础教育工作更上一层楼的目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