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8日,烂尾近三年的北京中弘大厦以溢价率46%、33.12亿元的价格成功拍出。不仅价格拍出预期,作为买家的北京植晟云厦物业管理有限公司(简称“植晟云厦”),其身份更是引人关注。
这家成立不到四个月公司的控股股东,正是此次拍卖的债权人及申请执行人东富嘉吉。债主变身买家,这笔大宗资产拍卖的背后变得扑朔迷离。
作为北京CBD地标建筑,北京中弘大厦占据了一个优越的位置,但是从2016年开始因资金问题工程进展缓慢,而后更是因为中弘股份的资金链危机爆发,在2017年到2018年彻底停摆至今。
今年3月6日,北京中弘大厦**走上阿里拍卖平台,拍卖底价为22.62亿元,评估价为32.32亿元,评估平均单价为49311元/平方米。拍卖公告还显示,此前项目存在53套预售房产,面积共计13017.64平方米,预售付款比例分别为2.39%-****不等。竞买人需完成53套房产在内的整体在建工程的全部续建工作。32.32亿元的估价并未考虑已预售房产价值及其续建价值的影响。
从目前来看,*终33.12亿元的拍卖价格,不仅高出底价的46%,甚至超出32.32亿元的评估价。据评估报告显示,目前北京中弘大厦尚未办理竣工备案,且产权方未能提供相关部门出具的《同意延期证明文件》,故可能存在欠缴延期违约金的情况。此外,仍然存在1.79 亿元的欠付工程款。
对于东富嘉吉子公司植晟云厦成为接盘者,蓝鲸法拍总经理王胜蓝认为,债权人参与拍卖也属正常现象,一方面他们对这个标的感兴趣;另一方面债权人竞拍具有天然优势。首先他们对资产更了解,而一部分拍卖款会分配给债权人,这样更容易协调资产、被执行人以及债权债务的关系,对于投资行为来说也更有优势。
作为债权人的东富嘉吉子公司植晟云厦,在拍得中弘大厦后,是自己持有,还是继续转卖?这是投资,还是自救?植晟云厦的举动关乎着中弘大厦的命运。
(免责声明:本文为转载,对于本文内容我们致力于保护原作者版权,转载仅为更好地传播信息,别无他用。如涉及侵权,请尽快与我们联系删除,谢谢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