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,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频频登上热搜,让人们的视野一次又一次地聚焦在生活垃圾分类这项工作上。如今,曾经让上海人民抓狂的生活垃圾分类,很快就要在我市落地。
据了解,柳州市将在今年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,到2020年底,将实现全市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,城中区的1个街道基本建成生活计划垃圾分类示范片区,其他各城区、新区至少1个社区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。
小区里的分类投放垃圾桶
从市城管执法局了解到,计划到2022年,城中区将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,其他各城区、新区至少有1个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。计划到2025年,我市将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,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%。
据2018年住建部统计数据显示,我国600多座大中城市,有三分之二陷入了垃圾包围之中,四分之一城市已没有堆放垃圾的合适场所。
柳州,作为广西**的工业基地,平均每天可产生1900多吨生活垃圾,这是什么样的概念?以大龙潭和马鞍山为例,每天产生1900多吨生活垃圾,只要5个月,就能填满一个大龙潭;只要4个月,就能堆积成一座像马鞍山一样高的垃圾山。垃圾量增长与处置能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,垃圾围城的困境对我市生活垃圾管理形成巨大挑战。
市城管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垃圾围城固然让人觉得形势窘迫,但我们也不可把垃圾完全当成负担,因为放对了地方,垃圾就是宝。例如,每回收1吨废纸可制造出850公斤好纸,节省木材4立方米,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%;每回收1吨废塑料可回炼300公斤无铅汽油和柴油;每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750公斤;每回收1吨废玻璃能造出2万个500克容量的玻璃瓶……将垃圾变废为宝,不仅是缓解垃圾围城的权宜之计,也是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举措。垃圾分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,全面推广垃圾分类,势在必行。
垃圾分类是一项全民工程,没有旁观者、没有局外人,需要靠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以及全民的积极参与。垃圾分类重要环节有很多,关键在于源头管控。以柳州为例,**生产1900多吨生活垃圾,将分门别类的重任交给个别行业或人群,其复杂程度可想而知。垃圾分类、减量的重任,只能落在生产垃圾的无数个家庭以及几百万双倾倒垃圾的手上,只有人人重视人人参与,才能人人享受垃圾分类带来的红利,才能让更多人积极参与垃圾分类。
该负责人表示,垃圾分类,道阻且长,但行则将至。全民垃圾分类时代来临,无人是看客:“人人内化于心,外化于行,凝聚合力,久久为功,才能打赢垃圾分类这一仗。”
(免责声明:本文为转载,对于本文内容我们致力于保护原作者版权,转载仅为更好地传播信息,别无他用。如涉及侵权,请尽快与我们联系删除,谢谢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