柳州市委常委会审议并原则通过多项涉及养老的政策
让老年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
到2020年,全市新增养老床位9000张,居家养老服务站点覆盖城市社区,65岁以上人士健康管理率超70%
10月13日召开的柳州市委常委会议,审议并原则通过一批事项,其中包括《柳州市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(2016-2020年)》等多个涉及养老的政策,力争到2020年,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、社区为依托、机构为支撑,布局合理、功能完善、规模适度、相互衔接、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。基本构建起“两环一中 心”的养老产业格局,全面推进柳州市养老服务业发展。
到2020年全市新增养老床位9000张
到2020年,全市要新增养老床位9000张,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5张,其中护理型床位数占比大于50%;县(区)级以上公办养老机构公建民营达到50%以上。
市级和每个城区至少建成一所500张床位以上的示范性养护机构;引入社会资本,在市郊周边按中高端标准建设养老集中区。
2020年前,各县按照地属近郊环30%、远郊环20%乡镇比例数建成一批集供养、寄养、老年活动及其他社会福利功能于一体的农村养老服务中心,其中鹿寨县3个、柳城县4个、融水苗族自治县4个、融安县两个、三江侗族自治县3个。
居家养老服务站点覆盖城市社区
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点全覆盖,2020年前,各城区新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0个,构建步行15**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,即老年群体步行15**内即可享受社区居家养老中心的服务。每个中心应具备日常护理、基本医疗护理、辅助生活器具提供、慢性病管理、康复、健康教育和咨询、中医保健等服务功能。
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60%以上。培育引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品牌3-5个。社区各类具有为老年人服务功能的设施向老年人开放率达****。
2020年前,市区行政村按50%建设39个居家养老服务站(点),各县城所在乡镇社区按社区数的50%建设38个居家养老服务站(点),每个站(点)应具备文化娱乐、老年教育及信息咨询传递等基本养老服务功能。将年久失修、使用管理不善的五保村50%拓展为农村幸福院。
新建、扩建和改建的养老机构、老年人服务设施应实现无障碍化,并符合相关标准规范的技术要求。已建养老机构、老年人服务设施应进行无障碍改造,改造率应达****。
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要超70%
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,2020年前,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70%以上;通过内设医疗机构或与周边医疗卫生机构签订合作协议等方式,各县(区)所辖养老机构具备医疗服务能力比例达到****。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,为社区居家医养服务提供支付保障。
2017年底前,出台柳州市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方案,规范医养结合服务行为,支持和鼓励医师到内设有医疗机构的养老机构多点执业。
会议还通过了《柳州市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镇建设行动计划(2017-2020)》等政策,**大力开展卫生村镇及健康村镇建设,推进健康教育场地建设,打造户外健康主题公园,建设健康自助小屋,为市民免费提供身高体重、血压、血糖、骨密度等自助检测服务。
这些项目不仅仅设在柳州市区,更多的是设在鹿寨、柳城、融安、融水、三江等生态环境良好、风景宜人之地,这些项目将促进柳州健康产业的发展,并给予人们养老、休闲旅游等更多的选择。
“两环一中 心”养老产业格局已形成
2020年前,在鹿寨、融安、柳城三县创建3个健康养老小镇。建成老年器具用品生产基地一个。建立两个以上养老养生人才培养基地,培养养老服务人员。各县(区)重点打造至少一个以上的养老服务特色项目。
目前,柳州**打造的“两环一中心”养老产业格局已经形成。“两环一中 心”是指含城中、鱼峰、柳南、柳北的医养结合养老产业中 心区,包含柳城、鹿寨和柳江的短期休闲养生养老产业近郊环,包含融水、三江、融安的“候鸟式”疗养旅游养老产业远郊环。
据了解,“两环一中心”养老产业格局中,目前共有46个重点建设项目,建设规模达4242422平方米,预设床位数23654张,总投资1618374万元。这些重点项目,有的已经建成使用,有的正在建设中,有的在开展前期工作。
为了顺利推进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,柳州市不但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,统筹推进各项工作,还将出台《加强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支持的若干规定》等系列政策进行保障。(免责申明:本文为转载,对于本文内容我们致力于保护原作者版权,转载仅为更好地传播信息,别无他用,如涉及侵权,请尽快与我们联系删除,谢谢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