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土资源部副部长、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世元表示,截止到2009年12月31日,全国耕地13538.5万公顷,园地1481.2万公顷、林地25395.0万公顷、草地28731.4万公顷。
王世元表示,全国耕地调查数据虽有所增加,但实有耕地还是那么多,必须继续实行*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。二次调查耕地数据比基于一次调查数据逐年变更到2009年的耕地数据多出1358.7万公顷(即我们常说的2亿亩),主要是由于调查标准、技术方法的改进和农村税费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,使调查数据更加全面、客观、准确。
二次调查数据反映,全国有564.9万公顷耕地位于东北、西北地区的林区、草原以及河流湖泊**洪水位控制线范围内,还有431.4万公顷耕地位于25度以上陡坡,这996.3万公顷(将近1.5亿亩)耕地中,有相当部分需要根据**退耕还林、还草、还湿和耕地休养生息等安排逐步调整;有相当数量耕地受到中、重度污染,大多不宜耕种;还有一定数量的耕地因开矿塌陷造成地表土层破坏、因地下水超采,已影响正常耕种。这样算下来,适宜稳定利用的耕地也就是1.2亿多公顷。
王世元认为,我国人均耕地少、耕地质量总体不高、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,耕地保护形势仍十分严峻。因此,必须始终坚持“十分珍惜、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”的基本国策,毫不动摇坚持*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,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,确保我国实有耕地数量基本稳定。
王世元说,这次调查全面查清了全国土地利用现状,掌握了各类土地资源底数。同时,建成了全国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库;建立了土地变更调查新机制,实现了常态化土地利用变化监测;构建了国土资源管理“一张图”和综合监管平台。
据介绍,**次全国土地调查于1996年完成,二次调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**采用统一的土地利用分类**标准,**采用政府统一组织、地方实地调查、**掌控质量的组织模式,**采用覆盖全国遥感影像的调查底图,实现了图、数、实地一致,做到了全面、真实、准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