住朋网住朋网住朋网住朋网
地图找房预约看房
您的位置: 住朋网>资讯>柳州> 探访柳州部分片区“以房养老”的民间路径

探访柳州部分片区“以房养老”的民间路径

来源:柳州日报作者:admin2013-10-09 10:09反馈/举报

    “以房养老”是当下的热门话题。近日,记者走访柳州部分社区、公园和老人们对话,寻找柳州民间的以房养老路径。这并非严格意义上的“以房养老”。但这些老人借助房产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,让晚年生活过得有声有色,他们的故事足见普通百姓的智慧。

    真正的“以房养老”是所谓的住房反向抵押贷款。简单地说,就是老人将房屋产权抵押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 ,定期取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,待老人去世后 ,银行或保险公司收回住房使用权。在采访中,记者发现,“以房养老”在柳州早就接了地气 ,并且衍生出了不同的民间样本,不仅改善了老年人的生活品质,提高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,而且*重要的是,这些民间样本跟中国人“要把房子留给子女”这一朴素的传统观念并不违背。

租出空闲房间补贴生活开支

    9月22日上午,记者来到柳南区鹅山路九区九栋前,看见头发花白的86岁老太太欧阳君坐在藤椅上晒太阳,怡然自得。她是独居老人,房子是七八十平方米的平房,一条走廊把房子分开,左右各两间。她自己住一间,另外三间出租。

    老太太有两个儿子,一个在宁铁工务段工作、一个在钢化玻璃厂工作,各自已成家立业。

    老太太说:“儿子儿媳们只是普通工人,收入也不高,还房贷、供儿女读书,经济压力也很大。”她理解儿孙们的苦处, 不想给孩子添麻烦,所以就自己留在老房子住。

    老太太没有退休金,儿子们每月按时给她伙食费。为了减轻儿子们的经济负担,老太太想出把三间房子租出去,租金用于日常生活开支,而且有租客一起居住屋子也热闹。她把自己的想法向儿子儿媳们一说,大家都同意。老太太把每月所得的房租(450元)让大儿子管理,大儿子则每天都把三餐送到家,风雨无阻。*近两个月,房子没有人租,儿子还是照常送餐。

卖掉老家房子投到儿子新房

    在鱼峰公园,记者询问在这里健身的老人们有没有“以房养老”的例子,回应的人很少。在树阴下乘凉的刘文先告诉记者:“我把老家的房子卖了,把钱给儿子买新房,算不算?”不过他补充说,祖屋还是在的,卖掉的是他年轻时在镇上买地皮建起的一栋只有两层的房子。刘文先是湖南人,今年69岁,因儿子大学毕业在柳州工作并已成家,现在有了一个3岁的孙子,所以他和老伴来柳州帮带小孩。

    刘文先说,儿子儿媳的工作单位都不错,收入还可以,自从在航二路兆安俊园买了一套70多平方米的房子后经济压力就大了。考虑到小孙子需要照料,老两口就来到柳州,一年中也难得回趟老家。住的时间长了,对柳州有了感情。刘文先说:柳州蓝天碧水,满城绿树,四季花开;高楼之间尽是公园、绿地,是名副其实的宜居城市。老夫妻经常抱着小孙子,沉浸于美好的绿色环境之中。有**,刘文先想:“何不到柳州来养老呢?”对于老人的这个想法,儿子儿媳也很支持:“爸,你把老房子卖了,我们凑钱换一套更大的房子。你和妈就住在我们家里,我们负责给你们养老。”于是,刘文先把老家的房子卖了,卖房款30万元都给了儿子,又在保利大江郡换了一套150多平方米的房子。

房子租给别人自己住养老院

    住在胜利老人公寓的老徐和老伴都已经70多岁。两年前,老徐在家里的厕所摔了一跤,从医院出来后,请了一个保姆回来服侍。由于照顾得不仔细,两个月后他把保姆辞了。在一次和老朋友聊天的时候,得知养老院里的工作人员服务得很周到,不用自己动手就有吃有喝,而且还有很多集体活动。老徐和老伴就想着要去养老院住。他说:“一来儿子女儿可以放心,有工作人员照顾;二来我们也不会太寂寞,会有很多新的朋友。”但他把这个想法跟子女一说,大家都不同意:“有儿有女的怎么能去住养老院?”经过一段时间,他做通了子女工作。两位老人在柳州考察了几家养老机构,发现生活能自理的话,费用并不高,一般一张床位1000多元,好一点的也不 到2000元,而两老退休金共有3000多元,完全可以承受。儿子又给他们出了一个主意:“把你们住的房子出租,用租金来付养老院的钱。”今年年初,老徐以每个月2500元的租金把房子租出去,住进了老年公寓。老徐说:“我们的退休金基本都不用花!”

  • 请选择意向区域
    • 柳南区
    • 柳北区
    • 鱼峰区
    • 城中区
    • 柳东新区
    • 柳江区
    • 鹿寨县
    • 柳城县
    • 融水县
    • 融安县
    • 三江县